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两千个新品种诠释种业攻关的“山东实践”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23-08-01 07:57:28

科技日报记者 林莉君 王延斌

为了一颗国产土豆种子,投入40亿元,花费20年时间,研发出33个新品种……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山东乐陵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以下简称希森集团)董事长梁希森。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梁希森讲述了他往昔的坎坷,更强调了自己的夙愿:“以中国土豆种子为国家再造5个产粮大省。”

梁希森与希森集团的创新故事发生在农业大省山东持续加强种业科技创新的背景下,成为该省种业攻关众多成功案例的典型代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7月24日—30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山东主题采访团走进该省多个地市,挖掘种业攻关中的“山东实践”。

转让费1000万元,“天价”苹果熟了

“聚焦种源安全,山东自1995年开始实施农业良种工程,已连续支持种业创新28年,培育出动植物新品种2000多个,打造了‘济麦’‘登海’‘希森’‘鲁单’‘花育’等知名品种。”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孙海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四五”以来,山东省持续加大农业良种工程的资金投入,培育出全国推广面积第三位的优质专用小麦“济麦44”和我国首个携带抗赤霉病基因的小麦新品种“山农48”;培育的大豆新品种“齐黄34”实打亩产353.45公斤,创造了全国夏大豆高产纪录……

在山东,类似的“我国首个”“创造纪录”的农业优良品种不在少数。

一口咬下去,酸甜爽口,香味浓郁沁入舌尖。在东营市广饶县奥孚现代苹果生产基地,这是记者听到的对“鲁丽”苹果的好评。

“鲁丽”苹果集好吃、易管、抗病等诸多优点于一身。为了研发这一粒好种子,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林光带领团队攻关了20年。2018年,山东奥孚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1000万元的价格,买断了“鲁丽”的品种权,创造了中国苹果新品种转让费最高纪录。

如今,这个媒体眼中的“天价”苹果新品种,已在盐碱地上开花结果,迎来大丰收。

瞄准盐碱地,“超级研发平台”来了

7月28日,青岛农业大学教授黄金光团队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里种下的50亩油用向日葵已经“羞涩地低下了头”,只待收获。

盐碱地无法种粮,但眼前的向日葵却成为改良盐碱地的先锋植物。黄金光告诉记者,向日葵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吸收土地里的盐碱,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当地农民每亩地的纯收益,种小麦只有1000元,但种向日葵能达到2000元左右。

谈到盐碱地利用,黄金光提到了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

2022年12月30日,科技部正式批复国创中心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集聚全国乃至国际盐碱地综合利用领域创新资源,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该中心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山东盐碱地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为牵头建设单位,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等18家优势单位共建,其核心是聚焦盐碱地生物育种、盐碱地产能提升和盐碱地生态化利用三大领域。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贾曦告诉记者,该中心将打造“国家队+地方队+企业”的一体化研发模式,通过发挥国家队核心攻关、地方队区域攻关、企业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各自优势进行协同创新。

瞄准难题、产研合作、抱团发展,这是山东种业攻关研发链条的一部分。但将链条延伸,他们还有更多产业化行动。

研发可以“上天”,种植务必“落地”

在邹城市大束镇友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排排瓶装培养皿在“云轨”上有序传动。科研人员采用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让小蘑菇们全过程智能化“成长无忧”。而日产350吨金针菇的规模,让其成为“蘑菇超级工厂”。

在解决产学研种业攻关难题之后,邹城市吸引福建、浙江等社会资本下乡,落地了食用菌生产、文化康养等一批产业项目,辖区内3家大型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年产值10多亿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产业支撑。

记者发现,无论是黄土地还是盐碱地,无论是小麦、玉米,还是水果、蔬菜,山东在农业各细分领域的种业研发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种业研发攻关,不同时代叙事不同。站在种业研发最前沿的航天育种和基因编辑育种,如今已在山东开花结果。

2022年12月4日,2万粒马铃薯实生籽搭乘神舟十四号飞船,完成了历时182天的“太空旅程”返回地球,并于今年春天运回位于希森集团的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与传统育种相比,航天育种最大的优势在于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出高产、早熟、抗病等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梁希森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山东的‘航天马铃薯’培育已经步入了新阶段。”

而地处济南的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研的高油酸大豆,则于今年4月获得全国首个且唯一一个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标志着山东基因编辑技术育种水平领跑全国,我国基因编辑育种正式驶入产业化快车道。

标签: